2019/09/22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很怪
但我真實的想法是
不意外
沒有文化就沒有產業
而沒有產業 也不會有人願意投入文化相關事業
而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和環境
是很務實 現實的
可能台灣還太年輕所以沒有自己的文化
也可能是上一代的台灣人們窮怕了
最後總是以 能不能賺錢
這種最務實的角度來考量
所以理科歧視文科畢業即失業
文科歧視藝文產業的自以為藝術家等著窮死
最後會讀書的全部力拼可以直接就業的科系(ex三類組直接進醫院工作)
不會讀書的全部力拼公務員考試 拼他個兩三四五年
把人生最精華的青春歲月全部砸下去
就只為了求一個穩定 求一個符合社會價值觀的期待
我的高中某一個班導師說過
吉他彈得好 要飯要到老
全班都在笑的時候 我笑不出來
那年我17歲 還剛好是吉他社的成員
我不知道要怎麼敘述我的想法
畢竟我只是個(勉強算)還不錯的考試機器
但我知道 吉他彈得好 導致要飯要到老
絕對不是彈吉他玩音樂的問題 就算是 也不會是唯一的因素
現在我真的在音樂產業裡了
是第一線的教學 有時候也會以樂團成員的身份當個第一線的演出者
這幾年的經驗讓我知道
如果什麼都以能不能賺錢為優先考量的時候
也就是什麼都發展不起來的時候了
再也沒有人會為了某些事情努力
沒有人會去引進一些有趣的事物 有趣的觀念
因為做這些事情賺不到錢
也再也不會有人去推廣甚麼有趣的事情
因為推廣這件事 有很大一部分
是必須建立在 免費 之上的
畢竟如果所有人都只想當公務員
那誰要去負責新創產業呢?
如果沒有人去負責新創產業
那這個社會要怎麼進步呢?
但投入新創產業 推廣新的觀念 文化 事物
是不會有(能應付生存所需最低開銷的)錢的
於是陷入永無止盡的共錯結構
所以我才會說
不意外
只要台灣對待藝文活動的態度還是保持著
啊做那個沒錢啦
玩音樂沒前途啦
不要拿自己的人生開玩笑啦
吉他彈得好要飯要到老啦
諸如此類的心態
那音樂祭辦幾個倒幾個
一點都不意外
但很令人難過
一個音樂祭的消失
代表又有一群很願意犧牲自己
賭上自己的人生 勇於拿自己的人生來開玩笑
願意讓自己被親戚朋友恥笑唾棄
成為每年年夜飯和同學會笑柄的勇者們
宣告自己失敗了
什麼時候
台灣才會真正有玩樂團玩音樂
的文化基礎呢
什麼時候玩樂團會變成一種全民運動
就像放學去打撞球 打網咖 打籃球
就像下班去健身房 去做瑜伽 在家追劇看小說
如果真的有這一天
就不會再有這種令人難過的消息
和令人難過(物理)的日子了吧
希望我下輩子不小心又是台灣人的時候
台灣已經進步成一個不管做各行各業
都能安身立命 養家活口 的社會了
這樣 就不會再有那些莫須有的歧視
可以養家活口 文化也就得以建立
有了文化也就能發展產業
產業穩定就能吸引更多人投入相對應的文化發展
恩
下輩子再說吧~
留言列表